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地市分布图   |  安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为山区老年人健身打造一片新天地
更新时间:2016-11-24

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场地建设是前提和保证。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白河县老体协立足县情,把开辟和建设老体活动场地,作为推动老体事业发展的引擎,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普遍热衷于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为目的体育健身活动,“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观念植根于心。但老年人健身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与活动场地、设施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需要群策群力,集中智慧,攻坚克难。

一、基本现状

白河地处陕西东南部,三面环楚,素有“秦头楚尾”之称。县辖11个镇,117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21.17万人,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29470人,2015年实现GDP52.43亿元。十几年前,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县城也是建在山腰上,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全县境内找不到一块面积过百亩的平地”。十几年后,在“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三苦精神的感召下,白河人民移山填沟, 引河造地,使危崖变通途,峭岭建新城,穿山起高速,旧貌换新颜。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做大做强,以及生活现代化的不断提升,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也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场地建设得到全面改善。目前,全县体育场地总数达到283个,体育场地规模131412.40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0.63平方米;体育场地种类287个,其中:小运动场14个,篮球场77个,羽毛球馆4个,乒乓球场136个,气排球场11个,全民健身路径场地45个。日益完善的休闲健身设施,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形成了全民健身的好氛围,山城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但从健身意识增强到健身行为的实施还有许多问题,特别是老年健身场地的现状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日益攀升的健身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值得深思。

二、突出问题

1、场地供需失衡,导致老年活动场地受限制。在我县人均场地面积0.63平方米,距离《全民健身计划》人均体育场地将达1.5平米要求,差0.87。而且,政府和社会投入专供老年健身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缺少。人均体育面积小、体育场地少、致使供需矛盾失去平衡是制约大众运动和老年群体锻炼身体的瓶颈。因为找不到合适锻炼场地而放弃锻炼或改变锻炼项目的老人为数不少。

2、缺乏科学规划,规划与老年健身的需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缺乏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体育设施整体规划,城乡、地区分布不够均衡。许多城镇新建、改建工程没有完全按照国家规定预留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场地设施规划不够科学,便于老年人活动的体育场地少,难以满足广大老年朋友们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3、投入经费不足,致使体育消费需求与场地之间矛盾突出。首先是资金投入单一,没有坚持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仅靠县财政“一举之力”,而未采取“多举措”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其次是部分设施维护保障较困难,有许多专门为老年人修建的简易场地和设施器材常年风吹日晒,“缺胳膊断腿”甚至遭受人为破坏,由于资金不足,修复不及时,影响了日常健身活动的开展,制约了老年人健身的热情。

4、室内运动场馆少,不能满足老年人健身运动的需求。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县室内体育运动场馆仅此一处,即现在的乒协训练馆(前身是篮球馆)。全民健身场所多数为室外活动场地,主要分布在县城体育场、各镇、村小广场、社区大街小巷、单位门前、居民小区院内等处,而且参加运动健身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如果碰上阴雨天等恶劣天气,只好望“雨”兴叹。尤其是到了冬季,寒风料峭,冰天雪地,更是举步维艰,一筹莫展。

5、执行力度不够,落实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不到位。最早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出自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条。之后,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2014年,《安康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公办学校在保障正常体育教育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向社会开放”,提的多,落实的少。具体表现在“机关单位上班八小时之内,不能影响上班,体育设施不开放;下班之后,“铁将军”把门。“中小学平时学生上课,保安守门,外人一概不准进入;周末时间或放寒暑假,学校更是大门紧闭,庭院深深”。由于执行不力,使“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流于形式。

6、部门协调不利,形成老体协场地建设“唱独角戏”。老体协作为体育总会的单位成员,是在各级政府和体育、民政部门的领导、监督下,与老龄工作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开展工作的群众性体育社会团体。而在老体活动场地建设上,各相关单位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片面认为那是老体协自己的事,当好“配角”就行了,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能部门的责任,致使在抓老体场地工作中,仅靠老体协一己之力,孤军作战,结果只能是孤掌难鸣,问题突显。

三、建议对策

1、争取党政领导支持,老体协积极主动。党政主要领导是根本,老体协领导是关键。一切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老体场地建设概莫能外。主要体现在,对老年人体育工作“高看一格 厚爱三份”,主动走访调研,征求对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对老年体育的一些重大项目(如场地建设)的立项申报,都能优先答复、优先研究解决,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真正把老年人体育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里。而作为老体协领导,要积极主动、多请示、多汇报,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使老体协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确保老体工作实施高位推进。

2、坚持统筹规划,确保规划前瞻性和长远性。把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与当地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相结合,与美丽镇村建设相结合,与政府实事工程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时,要将配套的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列入审批范围,凡新开发建设的地区必须同步配套建设体育运动场馆,否则不予审批。配套场馆和体育设施要与开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如果限于财力、物力对体育场馆规划一时难以实施的,要立足长远,按标准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便于今后的运动场馆建设。专项规划批准后,要确保规划的强制性,自觉依法实施。要把供体育活动场所的面积率像绿地率、容积率那样作为刚性规定,列入规划,促使体育场地与城市规划更科学、更合理。

3、拓展投资渠道,坚持体育场地建设社会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首先,政府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列入政府基建投资计划,将全民健身设施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其次,应采取“国家拨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集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加快建设,走出因财政投入不足的困境。第三,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人以股份、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体育项目开发,参与投资体育场馆建设管理,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轮驱动共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局面。针对部分健身场地设施“无人修、无人管”的现象,建议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村委会及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管理与协调的作用,切实解决健身设施维修不到位问题。

4、创新运动服务体系,高起点建设室内运动场地。一方面,要大力兴建室内活动场地。根据人口密度,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公共体育运动场馆。同时,要注重创新思维,拓宽渠道,积极探索新建体育运动场馆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运动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均运动健身面积1.5平方米的标准,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15分钟运动健身圈。另一方面,完善现有运动场馆,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运动场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提高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的使用效率,使公共体育运动场馆使用率达到100%。

5、用足用活政策,有效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社会效益。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安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内部设施对公众开放作为制度予以明确,鼓励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馆)优先向老年人开放,以提高已有体育设施场地的使用效率,保证老年人开展活动有场地。

6、加强组织领导,群策群力打好老体场地建设攻坚战。

老年人体育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在具体措施上,体育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建设部门要在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中列入体育设施指标内容;国土部门要以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市政园林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在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内增设健身设施、体育休闲区域;民政部门要督促协调管理机构做好体育设施的管理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心协力,把场地建设当一场硬仗来打,当一场“阵地战”来攻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取得全面的胜利,就一定会为山区老体健身打造一个宽敞、舒适、温馨的新天地。

白河县老体协  韩祥